宮頸癌數字:子宮頸癌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,是人體最常見的癌瘤之一,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,而且是女性各種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癌瘤,但其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區差異。我國宮頸癌的發生,在地理分布上的特點是高發區常連接成片,各省宮頸癌相對高發區的市、縣也常有互相連接現象。總的趨勢是農村高于城市,山區高于平原。根據29個省、市,自治區回顧調查我國宮頸癌死亡率占總癌癥死亡率的第四位,占女性癌的第二位。宮頸癌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,各國、各地報道也有差異,我國發病年齡以40~50歲為最多,60~70歲又有一高峰出現,20歲以前少見。
西寧軍區空軍機關醫院醫生闡述宮頸癌現狀:
宮頸癌在女性惡性腫瘤中,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而位居第二。它占據了生殖器官癌癥的一半以上,更是生育期和更年期這兩個階段發病率最高的疾病。“一方面,希望廣大女性愛護自身,能有效控制炎癥和宮頸糜爛,避免其發展成癌;另一方面,現在已有的DNA細胞診斷技術可提前五年發現宮頸癌癌前病變,如果此時發現異常,務必‘強勢’進行干預阻斷,防止癌癥真的發生。”西寧軍區空軍機關醫院婦科醫生余勝說。
余勝 婦科主任
★獲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;獲得科技成果二等獎4項;
★獲 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
★獲得“九五”“十五”重點研究課題各1項
★獲“計劃生育杰出貢獻獎”
生育期患者群正日益龐大
“我國有超過1/4的成年女性存在中重度宮頸糜爛問題,其中很多都是因為性生活不潔或平日自身清潔不夠,感染了炎癥后又久拖未治導致的。”徐文霞主任介紹,但凡伴隨有嚴重的宮頸糜爛,就應該隨時提防宮頸癌偷襲的可能。醫生提醒,如果發現自身有性生活出血或是更年期不規則出血現象,更是要定期檢查以做到盡早防治。
“以前宮頸癌發病多集中在45~55歲年齡層,患者都是更年期女性,但近年來30~44歲的人群開始‘冒頭’,這一類屬于生育期女性,她們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。”西寧軍區空軍機關醫院醫生介紹,宮頸癌的平均患病年齡比過去提前了數年不止,而這很大程度上與性生活開始太早等眾多社會、個人因素有關。
醫生提醒:現在宮頸癌疾病正走向年輕化,因此年輕的女性也要積極進行宮頸篩查,謹防宮頸癌的發生。
●超過1/4的成年女性存在宮頸癌癌前病變——中重度宮頸糜爛
●此時如果進行對癥治療、嚴密監測,完全可以扼殺掉蠢蠢欲動的癌癥
●育齡或更年期女性,如果伴有嚴重宮頸糜爛,或屬于宮頸癌高危人群,可定期進行防癌篩查
三級篩查嚴防宮頸癌
第一級:宮頸細胞學檢查;
第二級:陰道鏡檢查;
第三級:如在陰道鏡指導下發現宮頸異常部位,應進行活檢,即病理組織學檢查。
“建議育齡期或更年期女性,如果伴有嚴重的宮頸糜爛,或屬于宮頸癌高危人群,可定期進行防癌篩查,因為宮頸癌早期悄無聲息,不痛不癢,靠自我感覺實在難以發現。” 宮頸癌篩查費用其實并不算高,但是篩查方案的重點應放在那些高危婦女人群中, 而不是放在篩查次數上。高危婦女人群,篩查間隔時間應較短,最好每年篩查一次。宮頸篩查價格:
上一篇:余勝:心系醫療 關注民生
下一篇:醫生解讀:婦科體檢為女性健